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8-19,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老夜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Baseline。作者Alexis基于广受喜爱的Cupertino Theme再设计的一款Theme,几天前刚上架便有了7000+下载量。这款主题,是我使用Obsidian这几年觉得不影响功能交互效率的前提下,视觉做得最好的!\n \n其可调节的极简界面+优雅的视觉+苹果 style 的动效,真的深得我心。੭ᐕ)੭*⁾⁾\n \n下面是发牢骚\n个人观点:Obsidian 的默认主题和极大多数第三方主题都是很理性、很工具化的极客风。清晰的排版,常规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这款较复杂工具的理解门槛,也能让用户尽可能得聚焦于内容本身。然而为Obsidian这样一款很工具、很效率的软件做一款有着恰当“设计感”的主题是比较有难度的,特别是作为第三方的主题插件。\n \n但..我还是期望冰冷方正的界面有一些“设计感”(哪怕是稍微过度设计)\n \n看到这款主题,突然想到,【美的界面是否也能提升思考质量呢?】\n什么是美?之前看到一篇研究认为,全球所谓公认的、长得好看的脸,其五官是平均的,为什么?因为能降低人的认知负荷。这也解释了:对称、统一性、节奏感、主次对比等形式美的原则的合理之处。\n美的界面也能引发用户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更愉悦、专注,更愿意投入思考任务中,进而促进形成心流的状态。\n同时美也不单单是视觉的范畴,恰当的字距、颜色、图标、动效等可以看得见的具象物一起组成了无形但笼罩在使用者周围的信任感和专业度。在一个间距和谐,圆角恰当的UI平面中,更能感觉到自己在创作一个好的作品。\n \n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他们总是缠绕交织的、综合的,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n \n不过,我认为,Baseline即使很优秀,也没能真正做到上面这些。为什么(ο´・д・)??\n这就涉及到Obsidian的定位。如果Flomo(一款超爱的基于卡片笔记法的极简笔记App)是入门小木匠的新手包,Obsidian就是手工艺人的高阶工具箱。Obsidian构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社区生态,但这个生态本身就是不自由的,在其下衍生的所有插件,都在与复杂度做对抗,具体已有有机会再讨论。\n \n#obsidian主题 #obsidian插件 #设计美学 #内容与形式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用了5年Obsidian,终于找到心动的主题了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