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游戏测试转行记:自动化浪潮下的生存指南

“游戏测试转行记:自动化浪潮下的生存指南

刚入行做游戏测试时,我每天要手动跑200+测试用例,重复点击同样的按钮直到凌晨。直到有天看到同事用Python脚本10分钟完成了我的全天工作量,后背一阵发凉——这个岗位是不是要被淘汰了?\n \n但真正经历自动化浪潮后,我发现冲击背后藏着更大机遇。三年前我们项目组引入自动化框架时,老测试员集体抗议。最资深的李哥说:\”机器能发现角色穿模时的艺术表现问题吗?\”当时我也觉得,自动化只能处理基础功能测试。\n \n转折点发生在《星辰幻想》上线前。我们用自动化脚本724小时压力测试,突然发现个诡异现象:每当在线人数突破5万,商城的「购买」按钮就会位移3个像素。这种偶发bug人工根本捕捉不到!\n \n这时候才明白,自动化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帮我们腾出手做更有价值的事。现在我的工作模式变成:上午用自动化跑回归测试,下午带着发现的问题深度体验游戏。最近找到的镜头穿帮bug,就是通过对比自动化录制的200次过场动画发现的。\n \n给正在焦虑的同行几个实用建议: 1. 把重复性工作写成脚本,哪怕只是自动登录游戏的demo 2. 在简历里增加「自动化测试思维」案例(比如用Excel公式批量生成测试数据) 3. 学习基础编程不必精通,能看懂脚本逻辑更重要\n \n有个认知误区要打破:以为自动化测试就是学工具。其实核心是拆解测试逻辑的能力。我现在面试新人,反而更看重他能不能把「抽卡概率验证」这样的需求拆解成可自动化步骤。\n \n最近在带应届生时发现,会用自动化工具的新人反而更容易陷入「脚本万能」的陷阱。有次排查充值异常,新人执着于修改脚本,其实只是服务器时区设置错误。这行永远需要人类特有的「不合理怀疑」。\n \n如果你正在转型期,不妨试试「半自动化」路线:用Charles抓包分析网络请求,用Appium录制基础操作,把省下的时间用来琢磨为什么玩家总在第三关流失。记住,机器擅长证明bug存在,人类才懂为什么这是bug。\n \n最惊喜的是,掌握自动化思维后,我反而比纯手工测试时期更关注游戏本质。上周提交的「角色跳跃手感优化建议」,就是通过对比自动化录制的按键延迟数据发现的。现在我的定位更像是「游戏体验工程师」。\n \n这行正在经历的不是替代,而是升级。就像当年摄影术没有杀死绘画,只是让它从写实转向了抽象。你准备好用新工具画出更惊艳的测试蓝图了吗?\n \n#游戏测 #求职技巧 #职场干货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游戏测试转行记:自动化浪潮下的生存指南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