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亲测,傻瓜组合真的能打
Forest大家应该都熟,种树计时,计算专注时间。vis OKR,如果你听过okr,大概能秒懂。如果没听过,你先往 to do list 月度版理解,一个目标+几个可量化的关键结果。两个都是免费的app。\n \n大概从去年年初,我陆续选了很多软件,包括我现在提的这两个,一开始也是没有用的。Forest种久了我觉得特别无聊,而且状态低的时候,这款软件真的无比残酷的告诉了我,累累累你一天压根儿啥也没干。然后vis吧,制定计划的第一周是打了鸡血的,第二周就摆烂了。\n \n后来怎么搞定的呢,我有一次在做okr的时候,无意中在关键结果里使用了“20小时”这个衡量标准,一下子把forest连起来。当时我是想快速了解某行业的知识(工作需要),因为完全是小白,连怎么衡量学会都没概念。于是我就想着我先花20个小时,你别管我到时候是看书还是看视频还是自己去找AI问,我凑够了20小时,总归能知道是什么,且在皮毛之上。\n \n然后这20小时我就交给forest去算,每次开始看资料的时候,我就打开森林,每个礼拜统计一下学了多久,再加到vis里去,成功了!因为真的太傻瓜了。就好像以前的我,喜欢给自己下这种指令——“我感觉自己枯萎了,本周需要找到自我”,现在给的指令是——“去冰箱拿瓶冰的苏打水给我。”\n \n后来,我制定别的okr的时候,也大量引入时间标准。比如健身,居家健身满7小时,比如写稿子,周专注累积8小时。然后Forest种树不是可以挑植物么,所有和工作有关的我都用雪松,有一种搬砖的坚强感,所有和自己副业有关的就用枫树,枫树那个icon有把椅子在树下,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在攒我的养老生活。到了月度一拉,我都能看到我的时间都去哪里了。\n \n其实制定计划最难的就是,如果真的完成不了怎么办,这就是okr的好,朋友们okr总分10分,7分才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你真的100%完成了,只能说目标定的太低,如果低于50%,就说明目标定的太高。有非常合理的容错的空间,这个月失败了,那就从下个月调整,再来一次。你如果这个月只完成了49%,下个月53%,你进步了!(这个数据就是我开始的数据)\n \n如果你之前没接触过vis okr或这套方法,部分细节听起来可能有点模糊。但真的建议试试看,网上都有教程,超简单,你一上手就知道该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