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腾讯音乐超过了百度
今天看到个有意思的新闻:腾讯音乐的市值冲上了3000亿,而百度在港股那边差不多2424亿港元,已被腾讯音乐超700亿港元。\nMP3搜索流量红利是百度早期发展的重要助力,虽然明面上说是“索引第三方”无需版权,但提供的是一站式音乐搜索、播放、下载服务。如今,做正版音乐的腾讯音乐不光在垂直领域做成了,总市值甚至把整个百度都超了。\n风水轮流转?我觉得不全是。\n搜索引擎可以躲在“避风港原则”后无视版权,但躲不过人性道德滑坡对一个公司的伤害,有点虽迟但到的意思。\n腾讯提科技向善,京东提正道成功,不是无的放矢。\n曾经百度是有机会整合数字音乐市场,在那一刻几乎所有的音乐公司都要求着百度。\n赚了占便宜的钱,就不可能以尊重版权、尊重音乐人的方式来开发音乐产业。\n抱着“一分都可以不给你,给你一点已经是额外施恩”的心态的人怎么能搞好音乐产业。\n企业里的人是知道自己的行为实质就是盗版,企业可以为了自己利益去盗版,抢走音乐人的利益,更多的融资、相关人员更高的薪酬。员工自然也会上下其手,说不定还认为自己盗亦有道,比公司道德更高。\n同样的选择也曾摆在另一位企业家面前——乔布斯,在苹果已是风雨飘摇之际回归,iPod甚至可能背负着拯救苹果的使命。\n一个音乐播放器硬件允许用户导入自己下载的音乐似乎与盗版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仅仅是选择放任就意味着卖掉更多的iPod。\n他没有无视,也没有自欺欺人的认为盗版不存在,无关系。\n因为乔布斯真的热爱音乐,也热爱创作音乐的艺术家。\n乔布斯说\n从苹果公司创立之初,我就意识到,我们的成功是来自知识产权。如果 人们可以任意复制或偷取我们的软件,我们早就破产了。如果知识产权不受 到保护,我们也没有动力再去制作新软件或设计新产品了。如果没有了对知 识产权的保护,那么很多创意公司就会消失,或者根本不会出现。其实说到底,道理很简单:偷窃是不道德的。这样做会伤害其他人,也有损自己的名誉。\n而且他相信80%下载盗版的人都是不得已的,所以他坚持做了iTunes Store,哪怕知道这条路更难。\n让用户能合法、方便、便宜地买到歌,也让音乐人、唱片公司拿到该得的。\n现在iPod早已退役,但iTunes持续发展成了Apple Music、App Store,依然是苹果生态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