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CP被薅秃了?聊聊反欺诈”
文是老狗自己部的dk+cursor_V3.5生成,训练了大量个人脱敏经验资料,游戏同僚理性交流,轻喷,欢迎交流\n \n1️⃣ 【震惊!我们每天被“假点击”骗走多少钱?】 作为游戏行业QA,最近排查广告SDK数据时发现:某渠道的点击率高达25%,但转化率只有0.3%!技术团队一查——全是机器人在刷点击😱 今天就来扒一扒广告欺诈检测的“反套路”技术!\n \n2️⃣ 【欺诈点击的3种常见姿势】 🔍 模拟器集群:用几百台虚拟机模仿真人点击 🔍 代理IP轮换:同一设备不断更换地理位置 🔍 点击注入:直接在后台伪造点击日志 (我们甚至发现过用微波炉当热点刷点击的骚操作…)\n \n3️⃣ 【技术团队的反欺诈武器库】 ✨ 行为分析:检测点击间隔是否规律(真人操作会有随机延迟) ✨ 设备指纹:识别设备ID/传感器数据异常(真手机才有陀螺仪抖动) ✨ 流量对比:广告曝光量 vs 实际点击量(突然暴增必有问题) ✨ 黑名单库:标记已知的欺诈IP段/设备型号\n \n4️⃣ 【最扎心的行业真相】 某次排查发现:某个“优质渠道”30%的点击来自同一栋写字楼…老板当场血压飙升💢 现在合作前必须要求对方提供: ✅ 点击归因逻辑文档 ✅ 原始日志访问权限 ✅ 第三方监测工具校验报告\n \n5️⃣ 【给游戏同行的血泪建议】 🚨 新接SDK一定要做压力测试!用自动化工具模拟高并发点击 🚨 定期抽查用户路径:真实玩家会有点击→下载→注册的完整链路 🚨 警惕“包机”行为:凌晨3点突然出现大量同型号设备点击\n \n6️⃣ 【冷知识:欺诈检测还能这样用】 最近我们把检测逻辑复用到游戏反外挂上!比如: 🎮 识别自动刷副本的脚本(操作间隔精确到毫秒) 🎮 打击工作室小号(同一IP注册100个账号) 果然安全技术都是相通的~\n \n#游戏测试 #黑盒测试 #广告技术 #简历优化 #技能关键词 #求职技巧 #职业转型 #职场干货 #游戏行业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