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自动化测试在回归测试中的高效应用经验分享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8-12,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老夜

自动化测试在回归测试中的高效应用经验分享

自动化测试在回归测试中的高效应用经验分享

刚入行做游戏测试时,最怕听到“版本回退重测”——手动跑300条用例,加班到凌晨是常态。直到组长扔给我一个Python脚本:“试试这个,能省你80%时间。” 这才真正体会到自动化测试的威力。

技术踩坑实录 第一次用Selenium做手游UI自动化,直接按PC端思路写脚本,结果卡在“横竖屏切换”上。手机旋转后元素定位失效,用例全崩。后来发现要用显式声明屏幕状态,配合做动态等待。

更坑的是安卓碎片化问题。同样的脚本在小米上能跑,华为就报错。最后用Appium+WinAppDriver搭建多设备集群,通过区分厂商参数,比如华为要单独加。

效率提升技巧 1. 用例筛选原则:只自动化高频、高风险的模块。比如抽卡系统每次更新必测,就用Python+Unittest写成自动化用例,配合JIRA API自动提单(关键代码见下图)。 2. 失败重试机制:在pytest里加,避免因网络抖动误判。 3. 可视化报告:用Allure生成带截图的HTML报告,开发一眼就能复现缺陷。

血泪教训 曾经为了追求覆盖率,把新手引导全自动化了。结果策划天天改文案,脚本维护成本反而更高。现在遵循“3次回归必跑才自动化”原则,省下时间专注设计边界值用例。

给新人的建议 别一上来学框架!先用手动测试摸清业务流,再用Postman练接口自动化,最后搞UI自动化。 简历写“用Python实现抽卡概率自动化验证”比“精通Selenium”更有说服力。 遇到元素定位难题时,试试XPath轴定位,比如比绝对路径更抗改版。

#职业转型 #职场干货 #QA进阶 #持续集成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自动化测试在回归测试中的高效应用经验分享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