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娱乐毁了我很多东西
1.抖音。回顾从2017年9月上大学后,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从此接触到抖音,以为刷刷抖音梗让自己性格从自闭到开朗了一点。说话也是玩起了抖音梗,什么斯文败类啥的,当时脑子被抖音短视频塞满了。
2.王者荣耀。还有就是接触了王者荣耀,社交圈很小,每天上学食堂三点一线,在宿舍没有事情可做,就开始玩王者荣耀,天天打游戏到昏天黑地,渐渐我的专注力下降严重,也不上课听讲了,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期末一周时间突击看下书,混个70分。
3.网络小说。还有就是我接触了网络小说,迷上一段时间的爽文,天天在脑中幻想,颅内高潮,上课也是看网文一整天,从不听讲,所以大学四年什么都不会。有了比较严重的白日梦。
4.知乎。2020年在家半年多时间,因为对考研和工作的未来极度迷茫,接触了知乎。天真以为打开了一扇信息的大门,疯狂在里面提问题,看回答。每一天回答都头头是道,后来不知不觉就看了大量无价值的信息。什么心理学,联想到我小时候留守儿童过,家里经济捉襟,自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等等放大了缺点和创伤记忆,在此基础上赋予了过重的意义,过度贬低自己,导致对自己能力的完全不信任,觉得自己不能做成功。
5.b站。后面卸载了抖音,没想到却对b站上瘾,从不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国际政治在b站上观看各种信息视频,一下子就陷入宏大叙事以及各种悲观经济分析种种,让人的情绪大起大落,接收大量与自身生活无用的信息。
6.小红书。去年因为室内设计的需要,我下了小红书,一开始很正常,后面不经意自己的注意力在不停的刷刷中度过,从相亲话题,考研失败,长期失业,以及自己发泄多年的情绪经历,种种与自身经历相关的话题偷走自己大量的注意力,也让自己情绪起起落落。
以上就是手机从2017年9月大学开始到现在,接近8年时间,让我的专注力无法持久集中,情绪起起落落,无法自律,长期懒惰摆烂颓废,也不运动。无聊就习惯性玩手机,遇到困难的事情就想逃避现实,沉迷在手机中不停的逃避麻痹自己。
所以,手机娱乐毁了我的生活。
这些软件背后的算法是基于心理学开发,通过话题,推送机制让你无意识陷入。更甚者短视频和零散信息的泛滥,让人只有8秒的专注力,并且信息的完整性很垃圾,你只会陷入大量的,不同角度观点的无用信息洪流中。
发完这篇,我会卸载知乎,微博,小红书,b站。
回归初心,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真我,拿回自己的注意力,拿回自控力。
在现实中不停的去行动,做事,解决问题,专注生活,专注自己。#重启人生
2.王者荣耀。还有就是接触了王者荣耀,社交圈很小,每天上学食堂三点一线,在宿舍没有事情可做,就开始玩王者荣耀,天天打游戏到昏天黑地,渐渐我的专注力下降严重,也不上课听讲了,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期末一周时间突击看下书,混个70分。
3.网络小说。还有就是我接触了网络小说,迷上一段时间的爽文,天天在脑中幻想,颅内高潮,上课也是看网文一整天,从不听讲,所以大学四年什么都不会。有了比较严重的白日梦。
4.知乎。2020年在家半年多时间,因为对考研和工作的未来极度迷茫,接触了知乎。天真以为打开了一扇信息的大门,疯狂在里面提问题,看回答。每一天回答都头头是道,后来不知不觉就看了大量无价值的信息。什么心理学,联想到我小时候留守儿童过,家里经济捉襟,自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等等放大了缺点和创伤记忆,在此基础上赋予了过重的意义,过度贬低自己,导致对自己能力的完全不信任,觉得自己不能做成功。
5.b站。后面卸载了抖音,没想到却对b站上瘾,从不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国际政治在b站上观看各种信息视频,一下子就陷入宏大叙事以及各种悲观经济分析种种,让人的情绪大起大落,接收大量与自身生活无用的信息。
6.小红书。去年因为室内设计的需要,我下了小红书,一开始很正常,后面不经意自己的注意力在不停的刷刷中度过,从相亲话题,考研失败,长期失业,以及自己发泄多年的情绪经历,种种与自身经历相关的话题偷走自己大量的注意力,也让自己情绪起起落落。
以上就是手机从2017年9月大学开始到现在,接近8年时间,让我的专注力无法持久集中,情绪起起落落,无法自律,长期懒惰摆烂颓废,也不运动。无聊就习惯性玩手机,遇到困难的事情就想逃避现实,沉迷在手机中不停的逃避麻痹自己。
所以,手机娱乐毁了我的生活。
这些软件背后的算法是基于心理学开发,通过话题,推送机制让你无意识陷入。更甚者短视频和零散信息的泛滥,让人只有8秒的专注力,并且信息的完整性很垃圾,你只会陷入大量的,不同角度观点的无用信息洪流中。
发完这篇,我会卸载知乎,微博,小红书,b站。
回归初心,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真我,拿回自己的注意力,拿回自控力。
在现实中不停的去行动,做事,解决问题,专注生活,专注自己。#重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