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软件工程师转行心理咨询师Day 1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6-20,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老夜

软件工程师转行心理咨询师Day 1

软件工程师转行心理咨询师Day 1

今天,我的工位从「赛博格子间」搬到了「有阳光的咨询室」。🌞

是的,那个曾经和bug死磕、和需求文档较劲、凌晨三点还在部署上线的我,今天正式以 **心理咨询师** 的身份,坐在了咨询室的沙发上。(内心OS:比上线日还紧张一百倍!😰)

从代码世界到心灵宇宙,Day 1 的奇妙体验:

1. “重启”的仪式感:没有Stand-up Meeting,没有Jira Ticket。早上精心布置咨询室,调整沙发的角度,检查绿植的状态,连纸巾盒的摆放都反复确认。这份“准备感”,像极了当年部署前检查清单,但对象从冰冷的服务器,变成了充满温度的人心。🪴
2. “第一次连接”的忐忑: 等待第一位来访者时,手心微微出汗。比第一次提交代码评审还紧张!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我的倾听够真诚吗?能真正理解TA的痛苦吗?我的“技术栈”(倾听、共情、提问)…能用好吗?这份忐忑,是代码无法编译的错误提示无法比拟的。
3. “调试”对象变了:过去是找出逻辑漏洞,现在是尝试理解情绪背后的“源代码”。当听到来访者轻声诉说,看到TA眼中闪过的情绪,那一刻的专注和投入,竟有种奇妙的熟悉感——**都是在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只是“系统”从机器变成了鲜活的人生。** 💡
4. “输出”不再是0和1: 最大的转变!以前输出的是功能、是代码。今天输出的,是安全的空间、无声的陪伴、适时的反馈。当看到来访者离开时,肩头似乎比进来时放松了一点点,那种满足感…比成功上线一个功能更深刻、更温热。原来,**“价值感”可以如此具象地感受到。**
5. “新语言”的初体验: 从Python、Java到“嗯”、“我感受到…”、“听起来你…”——这简直是跨次元的语言切换!但神奇的是,真诚的倾听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沟通协议”。

Day 1 的笨拙与惊喜:

还是会下意识想“分析问题根源”而不是先“感受情绪”。(程序猿的DNA在躁动!🧠)
放下“解决问题”的执念,学会“陪伴问题”的过程,还需要更多修炼。
但!当来访者说“谢谢你听我说这些”时,窗外的阳光正好洒进来…那一刻,我知道,这条路值得。

从工程师到疗愈者,不是逃离,而是升级。

过去用逻辑构建数字世界,现在用心智守护真实人间。
两种技能看似遥远,内核却奇妙相通:都需要深度理解复杂系统,都需要耐心调试,都追求最终的“流畅运行”与“内在和谐”。

写给你:

别怕“重启”的阵痛期,新世界的风景,往往在未知的转角。#考证 #心理咨询师 #打工人在职考证 #含金量高的证书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软件工程师转行心理咨询师Day 1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