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影的碎碎念《野性》《怒火青春》
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不知怎么跨越时空在我脑海中相遇了。\n \n视听语言无需多言,都是表现形式高度符合内容的佳作,前者摄像是拿了大奖的,镜头那么多,现场应该很艰难(至少是摄像),估计把每个角度都要拍到,才能弄出那么多素材来剪。后者是教科书级的摄像,值得反复观摩。《野性》里初出茅庐的演员贡献了我近年来看过最棒的表演,无论从精神还是外在,他充分体现了和导演彼此信任交付能撞击出怎样璀璨的火花。看电影时我一直在想,他好像只野狗,后来专门查了导演专访,导演果然就是要他“流浪狗”的vibe。\n \n最打动我的是片中那种“无因的反叛”。\n \n环境、社会,显然对他们的处境有责任,可正如圣经里的“替罪羊”,社会简直变成了当代社会人最常用的替罪羊。《野性》里,并没有这样处理,它简简单单呈现了人的动物性,且并未鞭笞讨伐,因为有时伤人的是动物性,但它也能保护人,而人性同样是双刃剑,男主对文明社会的不理解(医生让他停止嗑药,他不理解为什么),对正常沟通的不适应(他无条件服从各种客人甚至再三以身犯险),对目标错位的不自知(无可救药爱上绝不可能爱他的朋友)……很多正是源于身上的野性(未被社会驯化的动物性)。\n \n很多亚洲观众不能理解男主最后的选择,这确实是文化差异,对“不自由 毋宁死”的理解,我们多少还是表象化的。欧洲片在这点上和我们观点迥异。\n \n少年像一团野火,当被关在炉膛里时,终有一日会熄灭。#宝藏电影 #野生影评人 #电影 #电影与艺术 #高分电影 #影评人请就位 #这部电影也太好看了 #电影分享 #提升审美的电影 #每天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