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什么都去试试,哪怕一事无成
从小我爸就给我传达一个打井理论:人要选定自己的特长,往下钻研,井越挖越深,总会打出水来。仿佛人穷其一生的标准答案,就是找到水源。\n \n刘擎教授讲:精专,其实是工业时代的逻辑。流水线需要标准化螺丝钉,于是人类发明了小学分科、中学分文理、大学分专业,为的是把我们铸成不同形状,安到不同岗位上,让社会进步的效率最大化。那不就是说,我们都是时代机器上的标准零件?\n \n我的神经科学硕士同学们,如今有人在鹿特丹讲脱口秀,有人隐居西班牙练琴,也有人三年了还没毕业。干啥的都有,就是好像没有人因为没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而觉得浪费了时间,愧对“组织培养”。另一些朋友,表面上“一无所长”,却活得自在而丰盈。我羡慕他们不被任何标签定义,能从社会的标准评价体系中跳脱出来而自洽。\n \n我读了四年博士,然后发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窄士”。我精通神经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却未曾与世界真正建立深厚的联结。我能写论文解析精神疾病的深层机制,却不懂得怎么真正跟身边神经多样的朋友相处。事实就是,大部分人穷尽一生,也成不了顶级的专才或全能的通才。也许,就是在我认清了这个现实之后,才真正开始成为一个“博”士——不是专才,不是通才,而是一个不断拓宽生命边界的人。\n \n人生可以是凿一口深井取水,也可以是挖很多坑种萝卜,还可以干脆在沙滩上筑起城堡,等着浪来把它冲垮,从头再来。深度、广度、长度,都只是我们对生命探索的不同维度。我们和我们的祖辈曾经那么努力,就是为了拥有更多选择。所以我允许自己做我想做的一切,即使那意味着一事无成。我允许自己的生命里长满了坑,但没有一口出水的井。这于我而言是真正的自由和值得过的人生。\n \n#颓废的人生赞歌 #人生不会完蛋的\n#不在乎的勇气 #生而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