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 绝对能 get 的一部电影
——当生命走到尽头,你会选择有尊严的提前退场,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
这应该是很多人都思考过的问题,也是西班牙国宝级导演阿莫多瓦在电影《隔壁房间》里试图探讨的话题。
非常特别的一部电影,用极致的色彩、克制的叙事,把死亡的命题化作一场关于生命尊严的美学沉思,韩含泪推荐😭~
·
🔴电影简介
中年女作家英格丽偶然获悉,多年未见的旧友玛莎确诊了宫颈a晚期。在她多次拜访之后,玛莎向英格丽坦白了自己的一个决定——她准备在纽约州北部森林小屋中,通过als有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她请求英格丽在自己离开的那一刻,守在
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英格丽答应了,两人一起搬进别墅,玛莎用一扇红色房门作为“生死暗号”——门关即永别。
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两位女性在死亡倒计时中,回溯过往、直面恐惧,最终在彼此的陪伴下完成对生命的释然。 阿莫多瓦标志性的高饱和度美学贯穿全片:玛莎的靛蓝病号服象征忧郁与坚韧,英格丽的暖色调穿搭代表希望,而频繁出现的红色房门、沙发与唇色,既是生命的炽热,也是死亡的隐喻。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波普艺术画,用视觉冲击传递着复杂的情感。
·
🔴观影感受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悲伤但并不悲观,即使玛莎和英格丽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对抗死亡,而在于与死亡共处的智慧。
另外,除了玛莎选择als的决绝,英格丽见证死亡的勇气,也是非常触动我的一个点。
某个清晨,英格丽发现门被风吹闭时,她以为玛莎已经离开了,她控制不住的呕吐、哭泣、颤抖,暴露出人类对死亡最本能的恐惧 —— 我们总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真正面对时才发现,死亡永远比想象更锋利。
英格丽从最初“无法接受有生必有死”“无法想象死亡会如此之轻”,到可以劝诫悲观的男友——“我每天都有心理准备玛莎会死在床上,但这不妨碍我跟她共享每一刻,恰好相反,我向她学习,你也应该,因为在悲剧中仍能尽情生活。” (超级喜欢这句)
影片最后,英格丽把乔伊斯《死者》中那段词改写之后念给天堂中的玛莎时,我真的绷不住了,太好哭了😭
#隔壁房间 #周末看电影 #红薯地影视狂飙季 #小红书野生影评人 #电影台词 #每天一部好电影 #MBTI #mbti电影品味大赏 #小红书游学团 @电影薯 #电影 #infj #影评人请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