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分享
好东西不私藏

娜拉留下的理由——《还有明天》的一些感想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3-15,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老夜

娜拉留下的理由——《还有明天》的一些感想

娜拉留下的理由——《还有明天》的一些感想

周末看了《还有明天》,结尾让我非常疑惑,为什么女主最后没有选择离开。看着还以为女主是去了车站之类的地方,看到女主进门,正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女主是去投票,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感觉难以理解。在片尾字幕的时候就忍不住打开豆瓣来看,讨论区全是跟我一样的疑惑。走出电影院一路走一路想,投票是很重要,但投票能立刻就改变一切吗,但被家暴是即使的处境,难道不应该先离开吗,况且离开之后也不是不能投票。西方人真的很爱投票。女权、投票、美国黑人,就好像是西方的主旋律片。\n \n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和资料似乎有些理解了。\n \n首先,当时的女性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利。这意味着离开不受法律保护。这是女性第一次参与投票。她们可以投给支持女性离婚权的新党。(电影中的海报有交待女性投票的事,但不知道的是这次投票的重要性)。按照女权运动的历史,那时应该对上的是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以争取投票权为主要目标。情书实为选票是电影故意的设计,选票是自我赋权,是从被选择到选择。其次,女主的离开不能阻止悲剧在代际之间的传递。一个家总需要一个女人来当仆人,女主走后女儿将不得不承担这一角色。\n \n跟一个男人的离开并不是真正的离开。婚前婚后的变化谁能保证呢。最近看的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是《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里布埃拉》。其中一个情节是,上校的女儿渴望离开,跟来自外省的工程师恋爱,被她的父亲打了一顿。女儿与工程师约好一同私奔。醒悟后的女儿发现,离开为何要依靠男人呢。胆怯的工程师没有赴约,女儿反而如释重负,自己乘船到大城市工作上学了。女主为什么不自己走呢?是同工同酬的问题。女主仅仅依靠自己也许真的很难生存。\n \n讲到女性、家庭、离开很难不想起《玩偶之家》。娜拉走后怎样呢?离开更显诗意,但留下避免了对女主的英雄化塑造,暗合电影的新现实主义风格。\n \n留下之后怎样呢?据小红书情报,导演在影后谈中说:“我也不知道,也许要遭受一些身体上的痛苦。”后来又说:“她回到家庭后还会呈现身体上的苦难,但是一个坚韧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她现在已经感受到安全感,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我能理解这种感觉。以后,女主去买菜的时候再也不会说,我丈夫打过两次仗,所以脾气不好。他已经是女主真真正正的敌人。认识到敌人的存在,不再被婚姻、母亲之类的宏大叙事所蒙蔽,便不会在昏睡入死灭以逃避将死的悲哀。在女儿递选票之时,精神已经完成了代际之间的传承。总之,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有了。\n#还有明天
本站文章均为手工撰写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夜雨聆风 » 娜拉留下的理由——《还有明天》的一些感想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