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主流降噪软件主观测评,生态摄影福音
生态摄影爱好者,此前视ISO为洪水猛兽,ISO限制在6400,在2年多的拍摄中,对软件的预期越来越高,也感谢科技的飞速进步,让猛兽变成了小猫咪[呃R]。近期安装降噪利器PureRaw4,果断和近来一直使用的Topaz PA和LrC来一次直接对话,接下来是3款软件3组处理效果对比,各位大师可放大原图仔细研究:\n \n一、高ISO场景下的噪点控制\n在高ISO状态下,传感器热噪与量化噪声叠加形成典型高频斑点,3款软件采用差异化策略应对:\n1、DxO PureRaw 4(V4.7.0)\n视觉感受:在画面中心区域暗部细节保留率较Lightroom和Topaz高,Ai增强真实度最高;\n优势场景:高频眩光抑制,鸟羽边缘的反光被转化为细腻光泽;\n2、Topaz Photo AI(V3.3.0)\n视觉表现:在羽毛纤维纹理处呈现较高细节增强,但高频区域出现类似\”油画涂抹\”的质感,如果想要减少涂抹感,就必须增加噪点增加细节;\n技术局限:对某些色度噪声处理不够精准,导致某些阴影部分出现轻微色块,以上图不涉及,但使用中比较明显,尤其蓝通道,算法存在一定问题;\n3、Lightroom Classic(V14.0)\n视觉表现:整体较为平衡,但降噪需要掌握力度,太低颗粒感仍较强,太高涂抹感较强,很难两者平衡;\n操作优势:通过蒙版工具可局部加强/减弱降噪强度,如高光单独处理,色彩增减;\n \n二、细节纤维质感\nDxO:保留自然衰减的边缘过渡,相对另外2款软件比较抑制涂抹感,在降低颗粒的同时转化为细节,AI模拟纹路也相对比较克制和仿真(P3头部);\nTopaz:AI重建算法在细绒毛上添加虚假随机纹理,但经常会觉得“杂乱和掺假”,某些时候会产生类似\”喷砂\”的质感(P3肚子);\nLightroom:选择性锐化强化羽片分叉结构,但牺牲了更细微的绒毛密度(P2腹部);\n \n三、白平衡表现高光处理\nDxO:动态范围有扩展,可以一定程度修正原始错误亮度信息(P1);\nTopaz:自适应曝光会使得某些区域过曝(P3);\nLightroom:基本可以实现平滑过渡,但会牺牲一定细节,可以手动蒙版修正(P2)。\n \n四、主观结论\nDxO PureRaw 4(V4.7.0)在降噪环节相对其他2款软件有一定优势,lr胜在可操作性强,topaz可以增强焦点锐度,放大细节。现在宣传的V5版本应该会更强,但愿其他软件也能齐头并进,早日实现一个应用全流程操作(虽然不太可能)\n \n以上仅针对鸟类评价,可能对其他事物表现会不一样。仅为个人使用感受,供参考,欢迎发散指正\n#摄影打鸟技巧 #降噪 #科技 #交流 #软件测试 #评测